清晨起早於河畔步道健走,偶遇同行友人談及關於他數十年前第二次到大陸旅遊前夕的往事,他説當時他的兒女都還小,他的太太原先説好要留在家裡照顧年幼子女,以前他家裡向來都是男主外女主內,關於這次旅遊的有些爭議,可能由於他太太聽信鄰居的閒言閒語,也猜或許朋友的素行向來有待力爭上游的空間也説不定,這次朋友他太太吃了秤頭鐵了心堅持説要同行監軍,他的小兒子聽説爸媽要同行坐飛機飛到大陸,童言無忌或深謀遠慮的説,你們兩個同時坐飛機,如果飛機不幸掉下來,你們兩個都死了,那我將來要怎麼辦,朋友對他兒子説坐飛機都買有很重的保險,你不用擔心,朋友的兒子接著説有錢我也不會花,我才讀幼兒園,後來母愛的天性終於戰勝了所有的風風雨雨,朋友單飛到大陸,幾周後也平安的回來,歸叢好好的所謂毫髮無傷。
辛迪.芬奇説【允許ㄧ切自然發生並視為生命的風景】,李叔同説【你以為錯過了是遺憾,其實可能逃過一劫,別貪心你不可能什麼都擁有,別灰心你不可能什麼都沒有,所願所不願不如心甘情願,所得所不得,不如心安理得】,我們認為,如果命中註定要發生的不幸,任憑再多的憂慮甚至淚水也無濟於事,如果命中註定不會有事,那麼先前所有的憂慮即成為自討苦吃,然而就理性風險分散的保險概念也不容小覻,西洋諺語不也説不要將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同行友人的小兒子擔心父母摔機同時命喪的自利心理究竟是童言無忌還是深謀遠慮?耐人尋味!